選擇再次高考,成就更好的自己
高考成績揭曉后,湖北襄陽一位名叫王威的外賣小哥火了,26歲的他今年第二次參加高考并取得623分的成績。王威曾就讀于中國農業大學,中途退學后一直在打工。他自己表示,工作之后發現知識和學歷對于普通人來說還是很重要的,所以重新開始學習之路,冀望未來人生能有更多可能。讀書在中國的社會生活中一直具有特殊的位置,不僅因為尊重知識、崇尚文化是我們長期形成的社會風氣和深入骨髓的民族特質,也源自教育本身的重要現實功用即促進個體升遷和社會流動。特別是堪稱最嚴格的高考成績篩選模式,以個人能力為標準構建起相對公平的社會資源分配機制,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了文明發展。盡管自1999年中國高校擴招讓高等教育從精英化進入大眾化階段,人們對高等教育能否起到應有的社會階層流動作用產生些許質疑,但毫無疑問的是這種人才選拔機制,已經并將繼續為普通人和普通家庭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以及更加光明的未來。
與北大保安的勵志故事相似,王威的經歷打破了我們只有高中在校生才有資格通過高考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思維定勢,讓我們重新審視教育的意義。事實上,大學和高等教育的意義,遠遠超出使人獲得更多知識、技能和更高社會經濟地位的功用。它在滿足現代社會對人力資源需求的同時,承擔著觀照心靈、引路靈魂的責任。我們往往認為大學所學必須是狹義的“學以致用”,但如果真的將其作為教育目的,批量制造出應用型和技術型人才,或可以短時間解決經濟發展造成的人才結構性矛盾,但卻很可能最終形成一個缺乏人文關懷、奉行優勝劣汰的更加不平等且固化的社會。正如空虛的靈魂支撐不起充實的人生,功利的教育也孕育不出和諧的社會。教育要通過幫助個人走出狹小天地并超越自我,使學生學會思考、明辨是非,最終成就個人、造福社會。
是安于現狀還是勇于改變,年齡永遠不是判斷標準,就像圓滿人生和好的生活并不需要順風順水,而是在于自身感受是否美好、經歷是否充實,主觀感受和客觀評價相一致,才能自信滿滿地說此生值得一過。當然,王威的故事和其他勵志故事一樣,在激勵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奮斗向上的同時,也顯示出社會對不同的成功有了更多寬容。我們需要告訴自己,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段需要用心體悟的旅程;我們也需要告訴自己,不要用別人的標準設定自己的目標。不和別人比較,相信自己的獨一無二,讓每一個“我”綻放不同的光彩,才是我們期待的、不斷前進的社會樣貌。